完善制度设计, 让“时间银行”互助养老行稳致远
发布日期:2024-08-11 19:34    点击次数:154

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,一种新的居家养老志愿服务项目——“时间银行”互助养老模式开始在一些地方进行试点探索。这一模式主要由身体较健康的低龄老人,为社区高龄老人提供志愿服务,将服务时间储存起来,等到自己年老时可以取出服务时间,由低龄老人为自己提供志愿服务。(8月5日《工人日报》)

作为互助养老模式的一种类型,“时间银行”以“服务时间”为媒介,将互助养老与志愿服务深度融合,通过“年轻存时间,年老享服务”的制度设计,追求降低养老成本、缓解养老压力、提高养老水平的目标。创新之处在于,通过赋予养老服务交换价值,把单向的养老服务变成养老互助,从而以低成本的方式缓解当前照护资源短缺的问题。

显然,“时间银行”模式是对传统养老模式的一种补充,能够促使各年龄段人群参与其中,实现人力资源利用的最大化。

从近年的实践来看,“时间银行”作为一种劳动时间的社会交换机制,其所秉持的互助互惠、共建共享的价值理念,在满足老年人多样化需求、链接各类社会养老资源、提升老年人获得感和幸福感的作用愈发显现。同时,开展“时间银行”互助养老项目,引导社区居民参与公益服务,无论是助力养老助老、丰富社区社会生活,还是联络社区居民情感、营造社区和谐氛围,“时间银行”互助养老模式对邻里之间日益陌生的现代社会都是有意义的。

毋庸置疑,“时间银行”互助养老模式存入的是志愿服务时间,取出的是爱和美德。当然,要让“时间银行”互助养老项目得到良好运行,基层部门必须从制度建设入手建章立制。比如,支持各“时间银行”之间签订合作协议,让志愿者储存的服务时长实现通存通兑,以及通过运用互联网、大数据、区块链等技术手段,建立更广范围的统一运行的“时间银行”互助式养老项目平台,让民众更有效地对接需求,也能方便更多的人加入进来。如此,让“时间银行”更加务实,也必将更有可持续性。

总之,“时间银行”不能是孤立的,而是要与其他正向激励机制叠加,一起作用于向上向善的社会导向。只有以制度化的组织、规范化的管理、科学化的运作护航,才能行稳致远。期盼各地经营好“时间银行”互助式养老项目,让其成为撬动爱心的支点,激发形成向上向善、互助互爱的社会风尚,并以此提升老年群体的养老幸福指数。 沈峰